背景:1.血友病及凝血因子血友病是一种因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患者极易出血,一旦出血无法自行止住,内脏器官可能由于出血而致命。
不同凝血因子的缺失或合成不足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血友病,常见的有凝血因子VIII缺失导致的A型血友病和凝血因子IX缺失导致的B型血友病。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
目前上市的凝血因子产品有凝血因子Ⅶa、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和凝血酶原复合物。
因人凝血因子是从血浆中提取获得,具有病毒感染的风险,同时还受到血源的限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重组凝血因子日渐取代了人凝血因子。
除此以外,重组凝血因子经过结构修饰,如糖基化、融合蛋白、PEG修饰,可大幅延长作用时间,明显减少注射次数,长效凝血因子代替普通凝血因子是必然的趋势。
凝血因子7是人体发挥正常凝血功能不可或缺的蛋白因子之一。
人体凝血激活可分为外源和内源途径,以外源为主。
当组织受损时会释放组织因子,与血液中钙离子和凝血因子7或者激活形式的7a,以7a为主,结合形成复合物,随后激活因子10变成10a,引发凝血,这是外源途径;同时组织因子-钙-7因子复合物可以促进内源途径中的因子9激活为因子9a。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