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胶束的抗肿瘤药效学评价文献综述

 2023-02-13 23:03:22

1. 实验背景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

其中,转移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增确诊人数甚至超过一百万人,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尽快研发出新型高效的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药物意义重大。

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药物通常有曲妥珠单抗、紫杉醇等,其中紫杉醇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其主要是通过诱导和促进癌细胞中微管的生成,阻止微管正常生理聚集,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纺锤体的形成,进而阻碍癌细胞的增殖而达到治疗目的[]。

然而紫杉醇水溶性差、细胞毒性大,将其直接作为乳腺癌治疗存在生物利用率低、不良反应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

而通过设计合理的药物递送载体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限制条件,增加紫杉醇等化药在体内的靶向性,在提高体内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有效治疗肿瘤的目的。

因此,设计一种能有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具有高靶向性和高安全性的载体十分关键。

然而,乳腺癌细胞具有强大的转移和扩散能力,临床常见的手术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