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明清之前,中药又被称为称为本草或者生药。而现代我们常说的生药与中药在范围上虽有一部分是重叠,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现代意义上的中药主要是指以中医理论知识作为科学指导,在中医治疗理念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其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等等。中药根据其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几大类。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七味红花殊胜丸就是中药的一种,其在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有详细的记载。七味红花殊胜丸是以藏医学原理为依托,主要选用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缺氧等特殊环境下的天然珍贵的中药材,并将现代的科学方法与传统的制作工艺相结合,经多道工序精炼而成。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七味红花殊胜丸具有清热消炎、保肝退黄的疗效。其主要可以用于治疗由新旧肝病和劳伤引起的肝血增盛,肝肿大,巩膜黄染,食欲不振等病症,并且无毒副作用,是肝胆系统疾病的理想药品,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目前七味红花殊胜丸制作工艺复杂,而如何保证每一批药品的质量,如何进行质量控制逐渐成为七味红花殊胜丸进一步生产推广所面临的关键题。另外由于七味红花殊胜丸成分复杂,大部分药材的活性物质仍不清楚,对此我们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对七味红花殊胜丸的质量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刻不容缓。
二、需解决的问题
七味红花殊胜丸主要成分包括红花、天竺黄、獐牙菜、诃子(去核)、麻黄、木香马兜铃、五脉绿绒蒿等,其成分较为复杂,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制作工艺也不断更新换代,由于七味红花殊胜丸对肝胆系统疾病良好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大多数中药生产厂家的关注并争相生产,但是七味红花殊胜丸复杂的成分和生产工艺严重制约了其成品的质量,由于其相关药理的生物活性仍不明确,因此国家对七味红花殊胜丸的质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各个品牌的七味红花殊胜丸在质量上良莠不齐,其治疗效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严重制约了七味红花殊胜丸的生产,因此深入探究七味红花殊胜丸的药理活性,研究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明确其质量体系,规范其生产工艺,是保证充分发挥七味红花殊胜丸治疗效果的关键。
三、可行性分析
目前针对七味红花殊胜丸中各药理活性物质的检测分析的研究虽然较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相关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七味红花殊胜丸中没食子酸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也有相关研究对七味红花殊胜丸中药材的成分及其对进行了鉴定,因此综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其进行结合,进一步深入探究了七味红花殊胜丸中的主要成分、药理活性、抑菌作用以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七味红花殊胜丸是治疗肝胆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但是已有的研究侧重面较窄,通常只针对其主要成分或者某种物质的活性等较为单一的方面,而本文对七味红花殊胜丸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全面分析七味红花殊胜丸的治疗效果及机理,为今后七味红花殊胜丸治疗标准的提出提供一定的科学意见。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