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分析了解当前我院乳腺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的现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肿瘤放疗和化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化疗延迟和减量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放疗暂停的主要原因。尽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已被广泛用于放疗和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临床使用的规范性尚未收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不规范的情况。【1】因此,通过对2016年07-12月乳腺癌的所有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探讨我院近期乳腺癌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的合理性。从而保证化疗患者用药的安全,促进患者健康。
2.强化合理用药意识,促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科的合理使用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选择药品的基本原则,其中安全性为首要条件,经济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则,体现了对合理用药在认识论上的提高,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在全身化疗中,由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是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并且和实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费用相关。粒细胞减少可以导致发热和粒细胞减少症或是伴发热的粒细胞减少症(FN),并经常导致患者住院和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这些并发症通常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治疗延迟。预防性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减少化疗相关的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和降低严重程度,还可以减少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2】有研究提示对于FN治疗的花费相当大,由此导致死亡率的增加,策略性的采取措施减少FN的发生或者改善住院费用是必不可少的。【3】通过整理、分析、记录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在2016年07-12月间乳腺癌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的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3.使患者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不合理使用伴随着不良反应的产生,如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皮疹、肌肉酸痛、骨痛、关节痛、肝功能轻度异常,停药后2-3天症状缓解;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高白细胞综合征【4】、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稚细胞增加,这些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极低,但是一旦发生病情迅速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不可忽视。【5】因此,严格控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合理使用,监督其在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使患者在最小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对患者及其家属具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