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燊(2017)在基于对太仓模式、湛江模式、青海模式的大病保险模式实行期间内的居民大病医疗费用报销水平和城乡居民经济水平等数据进行个案分析并比较,从而得出三大模式的脱贫效果罗新录(2016)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宿迁市和射阳县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的公平性、效率性和发展性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了四大城市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而提出了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的建议。
朱铭来等人(2013)分析了天津市城乡居民住院数据后,设计了不同的大病保险补偿模式来减轻居民大病医疗负担,进而为各地区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提供参考王琬(2014)在基于全国25省《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上,分别对各地大病保险的筹资政策和保障政策进行比较,从而来提出完善大病保险机制的方法。
朱铭来(2012)从大病保险制度出发通过受益人群规模来评估大病保险对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的分散效果,并提出完善大病保险制度的风险分担机制。
史若阳(2016)经过考察家庭医疗经济风险、分析大病保险政策现状,最后通过数据模拟的方式研究大病保险起付线对家庭经济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徐伟和杜珍珍(2016)以江苏省某市在2015年度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基金补偿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大病保险的实施效果及基金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何文炯(2017)对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多地区调查研究并与大病保险参保者、政府、社保经办机构和保险公司进行深入讨论,重新了解大病保险的政策目标,从而为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出意见。
王超群和刘小青等人(2014)对某市城镇居民家庭性卫生支出发生率进行调查,发现大病保险对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影响较弱,从而提出改善我国大病保险制度的建议田稳帅(2017)在基于甘肃省2015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对甘肃省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并给与建议。
卢婷(2016)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对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价,并从补偿机制、筹资机制、管理服务、资源整合四方面提出建议。
曹阳、李海晶和高心韵(2015)基于重大疾病的总费用进行大病保险补偿的测算,衡量居民的疾病负担,并提供适合我国现阶段的保险补偿方案。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