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形成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7 22:13:39

国务院规定,我国绝大部分药品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政府定价。自此,医保支付标准制度和市场机制成为药品价格管制的重要手段,而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会受到如同通用名药品质量、采购机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面整体介绍一下我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情况。

1.我国医保支付标准概述

1.1医保支付标准的概念及背景

医保支付标准是指医保基金和参保患者共同就某一药品向供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结算费用的基准。丁锦希,周琳等(2016)在医保支付标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药品零售价高于和低于医保支付标准部分的结算处理方案,并充分剖析各方案所产生的社会效应。[1]其核心要义是依托来自真实市场中的可靠数据发现市场真实价格,而非制定价格,最终通过医保支付标准结算模式的设计引导价格合理形成。张晓香(2017)通过对福建省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试点经验,指出应基于分类管理的思想来制定医保支付标准,以保障医保控费政策的有效实施。[2]支付标准是基于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在确定医保基金可承受范围内,对于参保人因利用医疗卫生服务而产生的药品使用的支付水平。陈吟,孙静等(2017)检索并分析了国内外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章、官方网站、政府文件和新闻报道等文资料和知情人访谈,梳理了国际常用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制定合理的药品医保支付价格提供借鉴。[3]我国的药品价格监管体制目前正经历从政府定价转向企业自主定价,并按医保支付价格支付的阶段。在药品价格管理逐渐放开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于药品价格形成和调控方面的期望日益增长,在改革药品支付方式与引导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形成中,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势在必行。

1.2制定医保支付标准的意义

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以及人力资源社保部等7部委等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该文件指出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该通知的提出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方向。常峰,崔鹏磊等(2015)[4]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未来通过衔接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政策,建立医保支付标准来深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张晓香(2017)[5]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开放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是能够合理体现药品市场价格、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及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重要路径和措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是一种补偿机制,通过对医保补偿水平的限制来控制药品费用,进而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顾雪非(2016)[6]通过减少对高价药品的需求(从需方)和刺激药品生产者主动降价(从供方)两方面来降低参考定价制度所涉及的药品价格。在国家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背景下,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是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重要机制。

2.影响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定的因素

2.1同通用名药品质量

李伟,周玲等(2016)探讨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与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定的联系,分析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为我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度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