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南星科许多植物被记载为有毒,误服或接触此类植物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毒性,临床上通常以制品入药。天南星科有毒中药炮制前后的成分和毒性均有变化,现对其炮制工艺及炮制前后毒性、化学成分变化做一综述。
关键词: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炮制;毒性;成分变化
天南星科中药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及白附子(Typhonium giganteum Engl.)均被历代本草文献记载为有毒,临床误服均出现口唇肿痛、失音、流涎、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与皮肤接触会出现瘙痒、湿疹,严重的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临床上通常以制品入药。天南星科有毒中药炮制前后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大小均有变化,现就其炮制方法及工艺、化学成分变化、毒性变化进行综述。
1.天南星科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