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三棱活性成分对抗肿瘤体外转移模型的研究摘要:荆三棱 Scirpus yagara Ohwi=S. fluviatilis (Torr.) A. Gray 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其干燥根茎可入药,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产后腹痛、妇科经闭以及炎性相关疾病。
目前已从荆三棱块茎中分离得到30多个化合物,结构类型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茋类、异香豆素类和有机酸等化合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荆三棱具有抗病毒作用、保肝作用、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和抗炎作用等。
近年来,炎症与肿瘤的密切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病毒感染、化学刺激等)以及机体内在的因素(如自身免疫、组织损伤或肥胖等)均可导致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在进展过程中可促使正常细胞发生DNA 损伤、原癌基因突变、基因组不稳定,从而诱发肿瘤。
对于实体肿瘤而言,随着肿瘤的进展,多种炎症介质可持续浸润于肿瘤局部,从而维持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本文就肿瘤与炎症的关系、炎症与癌症转变的肿瘤体外转移模型综述了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使对炎症肿瘤的研究进程及成果有一些了解,为后续的机制及体外转移模型的研究提供保证,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三棱 炎症 肿瘤 肿瘤转移 体外模型1.肿瘤与炎症炎症,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做出的防御反应,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免疫应答,不仅参与免疫防御、组织修复、组织重建等正常生理过程,还与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