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茎叶清肝明目的代谢组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3 22:10:40

摘 要】本文概述菊茎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并介绍清肝明目功效所对应的肝阳上亢证候模型及眼科疾病模型的选择。菊茎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具有肝保护、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活性,通过对肝阳上亢模型及眼科疾病模型的筛选,以代谢组学为分析手段,为药用菊花的茎叶作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菊茎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清肝明目;动物模型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以其干燥头状花序入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疮痈肿毒等症[1]。在中药材采收与加工生产过程中,头状花序作为有效部位被采收,而其茎叶成为废弃物。从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这些废弃的大量茎叶是可待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有文献记载,菊叶性平,味辛、甘,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头风、目眩、疔疮、痈疽、各类肿毒等症[2]。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菊花茎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挥发油类等,该类成分具有肝保护、明目、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衰老等药理作用[3]

1.化学成分

菊茎叶所含化学成分与菊花类似,其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及三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

1.1黄酮类

刘金旗等[4]采用薄层层析法和比色法,对亳菊、滁菊、贡菊和杭白菊的叶及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这4种菊花的叶与其花的色谱斑点基本相同,说明菊花叶与菊花中的黄酮类成分类似。

有研究表明,菊花茎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黄酮及其苷、黄酮醇及其苷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如金合欢素、槲皮素、香叶木素、木犀草素、芹菜素、芹菜素-7-O-b-D-葡萄糖苷、槲皮素-3-O-b-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b-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b-D-葡萄糖苷[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