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渣及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摘 要:目前我国中药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如甘草药渣是工业化生产甘草酸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但甘草药渣中仍存在大量的脂溶性黄酮类物质,其效应广泛,具有抗氧化、抑菌、抗肿瘤、神经保护等作用,是一种宝贵的可再利用资源。但是甘草药渣中黄酮资源性成分极性较小,存在吸收差的问题,而微生物转化具有高度的立体结构选择性、转化效率高、安全无毒、节能减排、设备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对这些黄酮类成分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将非活性成分转化为活性分子提高甘草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中药废弃物;黄酮;生物转化
1.中药废弃物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药行业每年药消耗植物类药材日益增多,在中药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废弃物,中药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中药废弃物的产生源于药材原料生产、药材初加工与饮片加工、中药制剂以及中药的健康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制造过程。
中药资源性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以中药废渣为主体,包含固体沉淀物。据统计[1],江苏天江配方颗粒制造企业,近年来每年因生产配方颗粒饮片产生的中药原料废渣约达7500t,其中约1200t用于配置花卉等有机肥料外,其余均由环保部门焚烧处理。另据报道,云南省两家三七皂苷生产企业,平均每年产生的三七药渣就达万吨级。可见,全国范围内中药制药企业产生的中药废渣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此,如何高效地对中药废弃物进行合理的生态化综合利用,研究开发既可为制药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资源化利用策略与技术是目前医药、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