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FLC-Triple TOF MS/MS分析杜仲“发汗”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内生菌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3-05 20:58:04

中药杜仲研究概况摘要杜仲为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

杜仲主要含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类、杜仲胶等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抗衰老、促进骨细胞增殖、抗肿瘤等方面。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目前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讨论,旨在为杜仲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杜仲为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ilv.)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症[1]。

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含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等多类药效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保肝护肾、抗骨质疏松等多方面药理作用。

近年来杜仲因显著的的生理活性倍受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杜仲进行了大量研究,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加之人们对中医药的不断认可,随着近年来杜仲在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方面的应用,逐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但是由于产地和生长环境各异,加工不规范,市面上杜仲质量参差不齐。

然而杜仲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杜仲发汗加工方法不明确,以及杜仲品质分级考察因素模糊等。

现对杜仲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信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