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立题依据
基因毒性杂质(或遗传毒性杂质,Genotoxic Impurity,GTI)是指可以导致基因突变或癌症的物质(如卤代烷烃、烷基磺酸酯类等),他们能通过引起DNA突变、染色体断裂、DNA重组及DNA复制过程中共价键结合或插入,与DNA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改变DNA结构和构象。潜在基因毒性杂质(Potential Genotoxic Impurity,PGI)也常用来评估基因毒性杂质,他们的结构中含有与基因毒性杂质反应活性相似的基团(如肼类、环氧化合物、N-亚硝胺类等)。基因毒性杂质在任何摄入量上,对人体遗传物质都有存在破坏性的可能,即使摄入水平很低,也有促使肿瘤发生的可能,且已有上市的药品的基因毒杂质控制不合规定,最终强制召回,造成了企业巨大损失。可见药物中的基因毒性杂质若没有控制好,可能会导致临床隐患,也会影响新药的上市。盐酸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R-对映体,也是西替利嗪的活性成分,是一种H1受体拮抗剂,它与组胺H1受体的亲和力比起西替利嗪和S-对映体都要高,它主要用于缓解变态反应的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根据盐酸左西替利嗪的合成工艺,我们推测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毒性杂质包括有2-氯乙氧基乙酸乙酯(EA)。盐酸左西替利嗪中的杂质EA是在合成盐酸左西替利嗪过程中所需要的起始物料之一,其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然而,EA在药物盐酸左西替利嗪中的含量非常低,以上分析方法皆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所以建立一种灵敏、快速、准确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中潜在基因毒杂质EA的分析方法十分必要。
二.研究内容和手段
盐酸左西替利嗪中的潜在基因毒杂质EA属于卤代酸酯类化合物,文献中卤代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法、LC-MS、LC-MS/MS、气相色谱法、GC-FID和GC-MS等
我们打算使用多种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法、气相法以及液质联用和气质联用等分析方法,来寻找一种灵敏度高且专属性好的方法,我们还可能会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尝试不同的衍生化试剂,对实验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衍生化试剂-样品的比例等条件进行摸索,确定最终的适合用于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中基因毒杂质EA的分析方法。之后,我们将会对这个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对系统适用性、专属性、检测限和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考察,以验证此方法确实有效可行。确定分析方法后,我们要将对多批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中的潜在基因毒杂质EA进行测定。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所要做到的包括:1)建立一个可以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中基因毒性杂质EA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2)对建立的基因毒性杂质EA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3)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药样品中基因毒性杂质EA的含量。
三.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潜在基因毒性杂质EA在盐酸左西替利嗪中的含量很低,但基因毒杂质即使摄入量很低,也有破坏人体遗传因素的可能,因此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要求很高,目前文献报导的方法都不能满足要求。本课题拟使用衍生化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仪色谱法以及与液相、气相质谱的联用技术等方法,来确立并优化检测方法,来保证测定结果满足分析要求。
四.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