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视角下助农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10 17:09:37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 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完善和加强各项扶贫工作和扶贫措施一直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战这一艰难任务的重中之重。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鼓励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产品电商直播成为电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在帮助农民增收、助力贫困户脱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初到2019年8月不到两年时间,阿里巴巴开设了20多万场涉农直播,超过10亿件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产品通过直播间送到6亿多消费者手中,直接让数十万贫困人口受益。

但是直播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夸大宣传,以次充好、产品品牌意识不强、配套服务更不上、平台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乱象频发、主播群体素质良莠不齐等。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或影响了对电商扶贫的行为态度、对产品或直播过程的印象和信任程度等,从而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导致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人们在尝到直播带货的巨大红利后,内心产生的急功近利,想要挣快钱的心理越来越浓烈,而忽略了他们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即在产品本身特征、质量和口碑、宣传工作、配套的物流等服务、还有直播过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等方面下功夫。

所以,以消费者社会责任视角探索助农直播中的各个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提出运营的改进措施对电商扶贫活动的良性循环和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选题意义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普及率,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营销模式直播带货越发的风靡,成为了大型企业宣传产品的工具、个体零售商发家致富的手段,但是在带动销量增长的虚像背后却是人们只顾牟取眼前的暴利,欺骗、忽悠消费者的套路和行为层出不穷,影响社会责任型消费者对直播助农扶贫等一系列相关活动的信任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