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药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文献综述

 2022-12-25 15:27:31

开题报告内容:

  1. 拟研究的问题
  2. 讨论研究两票制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3. 分析两票制的作,并辨析两票制与一票制、多票制之间的区别。
  4. 分析两票制对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机构等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5. 分析两票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国内主要药品流通企业的应对方式。
  6. 通过分析美国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发展路径,结合上海医药公司经营策略,分析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企业与美国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找出可借鉴之处。

二、课题背景和意义

医药流通,一般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与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的药医药商品流通过程。医药流通业务一般可分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批发业务是配送商将药品与器械从医药生产企业销售到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终端的过程,零售业务是零售药店通过向经销商或医药生产企业购进医药商品并销售给个人消费者的过程。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优化药品购销秩序,压缩流通环节,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在执行两票制之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整体行业集中度较低,分销网络较为分散。随着两票制的出台以及全国性“营改增”税制改革,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

医药流通行业是受药品流通影响最大的行业。 “两票制”首先会对以过票业务为核心的中间流通企业产生影响,这些企业的流通业务市场份额将会缩小。另外,“两票制”要求从药品生产企业到全国各地销售终端,由一家企业通过内部运转实现,对流通企业的流通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流通网络、渠道不健全的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被大企业收购或将是不可避免的局面。在“两票制”严格执行的大背景下,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因此,两票制带来的,必然是行业的洗牌以及企业组织之间的重大重构。

两票制的实施已经有了近三年的时间,随着两票制的实施,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业态,两票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愈来愈成为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同时近期药品带量采购、制造业增值税改革等政策相继出台。两票制改革应如何与新政策做好衔接配套,药品流通企业如何应对出现的新变化,这些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综上,当下对药品流通两票制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重点统计研究在两票制政策背景下国内主要药品流通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应对措施,并结合我国医药行业整体背景及现阶段国情,分析两票制实施本身的效应,最后以研究内容为基础,提出我国未来药品流通领域可能出现的几种商业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医药流通企业发展路径,并从两票制制度根源出发,研究我国药品流通两票制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和商业流通企业如何发展,以期为我国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三、文献综述

1、药品流通两票制政策含义及实施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