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某创意产业园B区2号楼设计文献综述

 2023-06-02 09:12:57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毕业设计,要求我们了解并且掌握建筑设计,尤其是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独立工作、贡献社会做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

本课题旨在实践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将大学课堂所学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当中。

掌握相关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

锻炼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增强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调研 (关于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en:Joseph Monier )于1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

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目前在中国,钢筋混凝土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地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