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保护作用的初步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6 17:01:4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考察黄芩苷对OGD/R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SDH活性及GS蛋白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

(2)初步探讨GS表达及酶活力降低的机制。

二、拟采用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论证):

1、研究方法:通过在实验室的实习经历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

2、技术路线:通过体外培养原代大鼠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经培养、鉴定后,随机分组,设制模型组,给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CCK-8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相对活力;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SDH活性,以及WB(蛋白免疫印迹)检测GS蛋白表达情况

3、可行性论证:通过阅读文献发现I/R初期脑组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有明显改变,而黄芩对I/R初期脑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基于此,可通过进行试验探讨黄芩苷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保护作用来研究黄芩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

三、文献综述

脑缺血是导致成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脑血流中断和再灌注使脑的细胞产生损伤是一个快速的级联反应 , 这个级联反应包括许多环节, 如能量障碍、细胞酸中毒、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细胞内钙失稳态、自由基生成、凋亡基因激活等。这些环节互为因果, 彼此重叠 , 并相互联系,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AS)是细胞数量占50%以上,是数量最多的细胞。除了具有参与血脑屏障形成,分泌细胞因子,释放神经递质,参与神经信号传递、整合及中枢感觉信息处理,调节突触可塑性,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外,还有对神经元具有营养支持作用。脑缺血时, Glu大量释放和对谷氨酸受体 (GluRs)过度刺激, 导致神经元兴奋、溃变、死亡, 产生兴奋性毒性。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的过程中, Glu既有兴奋毒性又有替补能源的作用。[2]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细胞膜结构的损伤导致了 SDH活性增强 ,因而造成 ATP生成不足 ,能量代谢障碍 ,损伤神经元。 因此可以认为 SDH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3]此外,三羧酸循环中间体琥珀酸的选择性积累是一系列组织中缺血的一种通用代谢特征,并且是在再灌注期间负责线粒体ROS产生的原因。[4]

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是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代谢偶联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载体从突触间隙摄取谷氨酸 ,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转变成谷氨酰胺并释放到细胞外,然后重新被神经元摄取, 转变成谷氨酸进入新一轮的循环。谷氨酰胺的合成是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的重要部分。合成反应由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 该酶只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 ,在少突胶质细胞中很少 ,神经元中不存在, 因此它是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性酶。[5]缺血-再灌注早期,抑制 GS 活性可阻断星形胶质细胞内 Glu-Gln 循环,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