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手性药物,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目前,手性药物占据常用药“半壁江山”,世界上使用的化学药物总数大约有1900种,手性药物占50%以上。在200种常见的临床药物中,手性药物多达114种。随着手性药物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手性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研究的重要方向。
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仅是旋光性有所差别,但是手性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其与体内大分子之间严格手性匹配与分子识别实现的,手性药物的对映体在人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及毒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服用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可减少剂量并拓宽用途,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能有更好的控制。近年来,药学工作者不断地寻找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在手性药物研究领域获取突破,而研究和建立有效的药物对映体拆分方法,是手性药物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毛细管电泳(CE)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析技术,是指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 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 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新型的手性拆分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CE具备以下优点:分离效率很高,具有较小分离选择系数的对映体也可达到满意的分离度;可供选择的分离模式多且变换简单;手性选择试剂直接加入载体电解质中,操作简单;手性选择剂的消耗量很少,运行成本低,和HPLC相比所需固定相和样品量也大大减少,仅需纳升级;可以灵活地将手性固定相引入方式、流动相添加剂和驱动方式几种因素相互组合出多种分离、操作模式。因此,CE在手性药物拆分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常用的手性选择剂包括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大环抗生素、手性表面活性剂、糖类和甙类化合物、蛋白质、冠醚类、离子络合物、手性微乳体系等。环糊精是CE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手性拆分剂,其中尤以beta;类环糊精使用最多, 不仅因为价廉易得, 还因为其空腔与大部分对映体的体积相匹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传统的手性选择剂无法满足分离需求,因此在手性选择剂上进行结构修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也称为室温离子液体或低温熔融盐,是指熔点低于100℃的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有机盐。离子液体完全由离子组成,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包括熔点低,不挥发,液程范围宽,热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性质可调,不易燃烧等。同时,离子液体还具有“可设计合成”的性质,即可以通过设计和改变阴阳离子的结构组成对离子液体的性质进行调节,以达到特定的应用目的。然而,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还需进一步挖掘离子液体的应用潜力。目前,仅有少数几种手性离子液体运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依旧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
本课题旨在研发新型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到一些新药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系统的研究,基于新型手性离子液体开发性能优越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体系,达到对相应药物对映体分离分析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实验中的使用的药品试剂由所在课题组提供或使用经费购买。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均由理学院实验室提供,可按进度完成实验。
参考文献:
[1] 萧溶, 杜培刚等,羧甲基-beta;-环糊精取代度对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24-28.
[2] 颜梅,韩颜颜等,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8,14(2):79-8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