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实验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课题背景
脑卒中是位居全世界第二常见的致死病因,同时也是导致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发病后 3-4.5h 的静脉溶栓是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有效的治疗方法,狭窄的时间窗及医疗条件的限制,使很多患者与之失之交臂,促使我们迫切的寻找新的有效的防治脑卒中的的方法,这样做有重要的临床的意义。NLRP3 炎症小体是由 NOD 样受体蛋白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ASC) 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 组成的高分子量蛋白复合物。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脑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其关键作用。NLRP3 炎症小体活化后,通过活化的 Caspase-1 持续地将 pro-IL-1beta; 和 pro-IL-18 剪切为成熟的 IL-1beta; 和 IL-18,激活相对应的信号转导通路,释放大量炎性物质,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长春西汀作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已经在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损害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相对成熟的药物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可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状,但长春西汀是否作为脑保护剂应用临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本课题旨在研究长春西汀通过抑制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明确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实验方法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选用体重为22-25 g的健康雄性C58BL/6小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采用缺血 1h 再灌注 24h 的时间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 4 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Vinp 高剂量组(10mg/ml),Vinp低剂量组(5mg/ml)。线栓法制备小鼠MCAO模型:小鼠于手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将小鼠用3%水合氯醛腹腔注射(i.p)麻醉后,仰卧位固定,颈部切口以暴露右侧颈总动脉,将胸锁乳突肌与二腹肌向外侧牵拉,从颈总动脉分支向头一端游离颈外动脉的两个分支:甲状腺上动脉及枕骨下动脉。结扎并游离颈外动脉远端留用。随后分离颈内动脉,暂时夹闭颈总动脉。于颈外动脉主干剪一小口,将硅胶直径为0.23plusmn;0.02mm的特制渔线由剪口向颈内动脉入颅方向慢慢插入。从颈总动脉分支位置算起,渔线进入10mm左右时稍有阻力,即已抵达大脑前动脉内,阻断了大脑中动脉的血流供应,将渔线固定在颈外动脉根部。1h后,拔出线栓,完成复灌,最后进行皮肤缝合。假手术组的小鼠麻醉后,如其他组一般分离暴露血管,但不使用渔线堵塞大脑中动脉。
2.给药方案
假手术组:小鼠于复灌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容积为0.1ml/10g;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