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蓬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文献综述

 2022-12-28 11:29:46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背景研究】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属于蒺藜科,我国有3种,即: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又名欧骆驼蓬,俗名苦苦菜、臭古朵、阿得拉斯曼等;多裂骆驼蓬(P.multisectum(Maxim) Bobr)及骆驼蒿(P.nigellastrum Bge.),又名细叶骆驼蓬,分布于甘肃、新疆、陕西、山西等地区的荒漠、沙质、干旱草地等地带,种子可为红色染料。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叶互生,撕裂状;托叶刺毛状;花大,白色,单生;萼片通常5,稀4,不分裂至撕裂状;花瓣通常5;雄蕊15枚;花盘杯状;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蒴果球形,3裂。

骆驼蓬是哈萨克族族的习用药材。哈医理论表述其功效为:清泻局部异常黑胆质、粘液质,消肿止痒,散气止痛。用于湿寒所引起的关节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湿疹、疥癣,疥疮等。
正是有鉴于骆驼蓬子独特的药用效能,以及哈医理论的支持,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药物研究所、新疆药检所等机构专家,挖掘、整理、研发出了“复方骆驼蓬子软膏”,该软膏由骆驼蓬子、天仙子和秋水仙3种药材制成,其组方独特、疗效确切,效果良好,最终作为哈萨克民族药外用药精品中的标志性成果被推广认可。哈医以其全草和种子分别入药,全草称为骆驼蓬,种子称为骆驼蓬子.骆驼蓬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抗肿瘤活性最为显著.本文就骆驼蓬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做相关综述.

该属植物均有毒,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它们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抗肿瘤活性最为显著,该属的3种植物还是我国沿用己久的民族药。本文拟以植物化学理论和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技术为基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骆驼蓬、骆驼蒿和多裂骆驼蓬的不同药用部位(茎、叶和种子)中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明确其在3种植物中的分布特征;并利用氯仿.甲醇二元溶剂提取法和GC-MS对这3种植物叶中的可溶性有机组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3种植物叶中可溶有机组分(全组分)的组成差异特征;同时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测定了骆驼蓬地上部分(包括种子)醇提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萃取部分对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南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等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另外,拟采用色谱分离方法对骆驼蓬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和波谱分析等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明确这些资源的化学特征,为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这些重要的植物资源提供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骆驼蓬属3种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茎、叶和种子)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骆驼蓬属的不同种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生物碱的含量不同,并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物碱在同一植株中的分布为:种子gt;叶gt;茎。种子中总生物碱含量丰富,平均含量为7.889%。对种子来说,多裂骆驼蓬种子中生物碱的含量最高(8.255%)而骆驼蓬种子中的生物碱含量最低(7.283%);对茎和叶而言,骆驼蓬茎(0.266%)和叶(0.377%)中生物碱的含量最高,骆驼蒿叶中生物碱的含量最低(0.170%)。2.利用氯仿.甲醇二元溶剂提取法和GC-MS分析法对骆驼蓬属植物骆驼蓬、骆驼蒿和多裂骆驼蓬叶中的可溶有机组分进行了检测。共鉴定出85个化合物,在该属3种植物叶中均含有,但相对含量明显不同。即使同种植物不同产地或不同储藏时间的可溶有机组分的含量也有所差异。这些可溶有机组分主要以饱和烷烃、酯类化合物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为主,另外还有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类化合物和少量的酮类化合物。其中新疆骆驼蓬叶中非极性部分饱和烷烃和弱极性部分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分别达92.44%和85.67%,而在骆驼蒿II(新采)中的含量最低,分别为46.11%和38.289,0,极性部分的脂肪酸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骆驼蒿I(储藏一年)和目的:骆驼蒿II中的差别最大,分别为58.46%和93.96%。

研究从新疆骆驼蓬种子中提取、分离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对比有效成分之间抗肿瘤活性大小。

总之,此论文对骆驼蓬从生物活性、毒性、活性成分的代谢、品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后期药用植物骆驼蓬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实验方案:

方法:采用醇提法及柱层析法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利用熔点测定法及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鉴定结沟;以这4种单体化合物件为受试样品.分别对人胃瘤细胞系BGC823、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以及小鼠肉瘤细胞系S180进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以IC50、细胞抑制率为指标,考查抗肿瘤活性大小。结果:经结构鉴定推断4种单体化合物为生物碱,分别为去氢骆驼蓬碱、骆驼蓬碱、鸭嘴花碱及鸭嘴花酮碱;去氢骆驼蓬碱、骆驼蓬碱对上述4种细胞系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而鸭嘴花碱和鸭嘴花酮碱在最大浓度20mu;g/ml均未见到对各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论:1.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法,对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表明,醇提物中可能有挥发性成分,生物碱、黄酮及其苷、酚性成分、强心苷等,但未检出甾体、萜类、蒽醌及其苷、内酯及香豆素等成分。在水提物中检出鞣质、多糖及其甙、氨基酸等成分,未检出皂苷。 骆驼蓬茎叶中总黄酮含量为 0.275%,种籽中总黄酮含量为 1.452%。表明种子中的黄酮含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