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目的和依据
眼用微球与眼用植入剂一样具有维持眼部药物浓度,降低患者用药频率,提高患病者顺应性的作用。此外微球制剂还拥有植入剂无法比拟的优点:相较于已经成型不可分的植入剂,应用微球制剂时可根据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实际需求,因人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而进行给药时,微球可使用眼内注射通用的27G~32G注射针头进行给药,减小了给药时给药装置在眼球表面产生的伤口面积,令患者在给药时和给药后有较轻不适感[1]。
目前常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微球的骨架材料,其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早已被美国FDA所证实并被应用于大量微球和植入剂的制备中,醋酸亮丙瑞林就是以PLGA和PLA作为其微球骨架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有乳酸和羟乙酸以不同比例嵌段共聚而成,通过至键水解而缓慢降解,其降解速率与分子中乳酸(LA)和羟乙酸(GA)的比例、分子量相关,分子中LA含量越高,分子量越大,PLGA的降解速率就越慢[2]。因此分子量较大、LA含量较高的PLGA往往应用于医用组织工程,而在缓释制剂领域一般选择分子量100kDa以下、LA:GA为50:50的PLGA材料。缓控释给药系统所使用的PLGA一般降解时间在1~3个月,降解产物在体内最终会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不积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地塞米松作为一种疏水的脂溶性药物,与PLGA相容性较好,可以比较均匀地分散于微球骨架之中。而其作为激素类药物,一般需要长期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以达到治疗效果,亦适合制成长效的缓释制剂。
微球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有乳化溶剂挥发法、相分离法、盐析法、喷雾干燥法、膜乳化法、纳米沉淀法、流体技术等手段。目前工业上通常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该方法首先将适量PLGA溶于与水不相溶的、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疏水性药物形成油相。接着将油相加入含乳化剂的水相中,在合适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进行乳化。内分散相的溶剂会不断向外水相扩散,最终挥发于空气中,使分散相内的载体材料析出形成固态微球,将药物包埋其中,直至完全固化。[3]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地塞米松微球的制备
本实验拟以地塞米松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为主要指标,结合各项表征参数和包封载药情况,对处方与制备工艺进行考查筛选。目前已知的对其体外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的有PLGA种类、内油相种类与浓度、外水相种类与浓度、乳化手段及乳化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参数、固化的温度与转速、微球的分离与洗涤手段、冻干参数等。
2.地塞米松微球制备工艺放大
在已经得到理想微球的前提下,探索进行放大制备。以实验室小试规模制备所得到的微球各项参数为参照,对处方和工艺进行调整,使之适用于较大批量的微球制剂制备。
三、课题研究手段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