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 文献综述
1、青钱柳化学成分
研究表明,青钱柳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萜类、黄酮类、甾体类、鞣质、有机酸、生物碱等,且研究部位多集中在青钱柳叶中;青钱柳降血糖活性作用部位可分为水提物和醇提物,其降血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类、黄酮类、三萜及皂苷类、甾体类成分等[1]。从青钱柳叶的7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eta;-谷甾醇(beta;-Sitosterol)(1),山俞酸(Behenic acid)(2),3beta;,20-二羟基-5beta;-孕甾烷(3beta;,20-di-hydroxyl-5beta;-Pregnanes)(3),山奈酚(Kaempferol)(4),beta;-香树脂醇(beta;-amyrin)(5)和beta;-香树脂酮(beta;-amyrone)(6)[2]。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俗称脂肪肝,是指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而无过量饮酒史,又除外其他肝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后者可发展为肝癌[3]。NAFLD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S)症状并存,近年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慢性肝病及血清氨基酸转移酶(下称转氨酶)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1 患病率
NAFLD患病率在车祸或意外死亡尸解报告波动于16%~24%;临床患者尸解报告为10% ~ 16%,其中NASH在正常体重者为2.7%,肥胖者为18.5%。在以B超诊断为主研究中,普通成人患病率在12% ~30%之间。美国磁共振普查结果显示成年人患病率31%,采用CT联合转氨酶(ALTgt;30U/ L,AST/ALT lt;1)患病率为11%。根据血清转氨酶为主的调查中,因正常值不同结果差别很大,Clark主持的美国多中心普通人群调查(NHANES Ⅲ),设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界限值为:男gt; 40 IU/L,女gt; 31 IU/L;谷草转氨酶(AST):男gt;37 IU/ L,女gt;31 IU/L,NAFLD 患病率为 5.4%。另一研究以ALTgt;43 IU/L为界限值,患病率仅为2.8%。
在儿童的研究不多,美国2~19岁因各类疾病死亡的尸解报告显示 ,NAFLD 患病率为 9.6% ,NASH为 3.0%,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2 岁仅0.7%,而15~19岁为17.3%;在肥胖儿童高达38%;西班牙裔人为11.8%,亚洲裔人10.2%,非西班牙白人8.6%,黑人1.5%[4]。 NHANES III根据转氨酶的研究中,青少年NAFLD患病率白人7.4%,墨西哥裔人11.5%,黑人6.0%[5]。
2.2发病率
NAFLD 的发病率可获得的前瞻性研究资料很少。日本 Hamagchi 采用B超随访3147健康人414天,新发病例308例,推算年发病率约 10%[6]。Bedogni 随访144 例正常人8.5年,22例(15%)新发脂肪肝,年发病率为 1.9%[7]。日本 Suzuki等以血清转氨酶作标志物对健康体检者的研究显示年发病率为 3.1%[8]。我们在广东省的人群调查采用B超随访354健康人45年,新发病例92例,年发病率为5.8%。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3.1 胰岛素抵抗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