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植物复配物抑菌物质的分离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01 21:28:37

三种植物复配物抑菌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一、研究背景

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1]

罗汉果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Jeffrey ex A.M.Lu et Z.Y.Zhang]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广西。罗汉果性甘凉,能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在治疗咽喉肿痛和咳嗽方面有广泛的应用[2]。它是一种理想天然甜味剂,甜度高而热量低,因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可以食用。何超文等采用大剂量给药来观察小鼠毒性情况,结果表明鲜罗汉果素急性毒性较低,基本无毒。鉴于罗汉果安全基本无毒,且具有止咳祛痰、抑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还被广泛开发为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3]

而在抑菌特性方面,体外实验表明,罗汉果的果实、茎与叶的水提物以及醇提物都有较好的抑菌活性[4]。罗汉果果实提取物有良好的抑菌特性,但其有效成分不是罗汉果苷,而是其它的活性成分[5]。何凯霞等用30%的乙醇超声提取了罗汉果总黄酮,对其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罗汉果总黄酮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能力很强,而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能力几乎没有,故可初步认定,罗汉果中抑菌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6]

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卫生部认定的一种药食同源的物品[7]。益智仁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倍半萜类、单萜类、二萜类、 甾醇类、二苯庚烷类、黄酮类等。在抑菌作用方面,罗琴等选用水蒸气蒸馏法的方式提取了益智仁挥发油,发现益智仁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特性[8]

现代研究发现,在临床上,黄酮类化合物有许多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的升入研究,发现益智仁的化学成分中有几个重要成分属于黄酮类[9]。并且目前已经从益智仁中分离出了白杨素、杨芽黄素、伊砂黄素、山萘酚-4-O-甲醚等一批黄酮类物质[7]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 Linn.)多年生落叶灌木。沙棘的果实、油、果汁和叶子都有药用价值,如抗炎、抗微生物剂、止痛、促进组织再生、免疫系统的保护对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刺激。许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已被发现,如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磷脂、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E、植物甾醇、三萜类化合物和矿物质[10]。而沙棘中的有效成分可用硅胶柱与色谱方法进行有效分离[11]

而其中的沙棘黄酮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活性成分,沙棘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比如可以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功、抗肿瘤、增强免疫等[12]。张益娜等用滤纸片法对沙棘叶总黄酮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沙棘叶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良好,且抑菌率与提取液浓度以及作用时间成正比[13]。张立明等人采用醇提法从沙棘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而后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联合琼脂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沙棘总黄酮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其他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的抑菌能力较强[14]。焦岩等人通过抑菌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大果沙棘总黄酮对 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菌能力[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