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究通过果胶和CaCl2达到吲哚美辛结肠定位给药,以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吲哚美辛产品多为普通胶囊剂、普通片剂、肠溶片剂、乳膏剂、栓剂、搽剂等剂型,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较明显的释药“峰谷”和“突释”现象,而且吲哚美辛在水中溶解度低(22.0mu;g/mL)口服吸收差。由此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十分明显,如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过敏反应等,从而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果胶应用于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目前已被广泛研究,但是由于果胶的溶解度较高,应用有所受限。不溶盐如果胶钙具有更好的包裹效果,但由于质量控制困难等特性不适合应用。据报道钙阳离子能够强化果胶,减缓药物释放。因此本实验采用果胶/CaCl2体系来探究吲哚美辛的释放。释放介质中的果胶酶会触发包裹有果胶的胶囊中吲哚美辛的释放。最后通过定时测定对照试验组释放介质分别为为水和果胶酶的溶液体系中吲哚美辛的释出浓度来评价果胶/CaCl2体系的吲哚美辛结肠定位给药。
- 国内外研究现状:
普通的吲哚美辛产品各种不良反应十分明显,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通过各种研究尝试减少这些不良反应,例如:SRINATH等将其制成了脂质体、CHEN等将其制成了纳米粒、李菲等将其制成包合物等,这些努力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制备过程都较复杂,而且成本也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缓释制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药物剂型,多用于难溶性药物或一次服用量较大的药物,与普通制剂相比,其治疗作用更持久、毒副作用低、可明显减少用药次数,能大大提高病人的顺应性。由于按制剂设计要求,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所以将药物制成缓释制剂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又能使药物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
目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正被广泛研究。结肠定位释药的优点有: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效,有利于治疗结肠局部病变;结肠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结肠部位酶活性低,有利于多肽和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固体制剂在结肠中的转运时间很长,可达20~30h,因此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对缓、控释制剂,特别是日服一次制剂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多糖类的包衣材料,如壳聚糖、直链淀粉、果胶、环糊精等在OCDDS中较为常用。
-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了解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特性
2. 确定适合吲哚美辛结肠定位给药的缓控包衣
3. 了解吲哚美辛的理化性质,便于后期实验操作
4. 吲哚美辛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只有22.0mu;g/mL。因此在释放药物时不能以水为释放介质,需要寻找合适的释放介质。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