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液体的手性毛细管电泳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19 19:46:15

开题报告内容:

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与其镜像不能互相重合,则必然存在一个与镜像相应的化合物,这两个化合物互相对映,相似而不能重叠,这种现象称为对映异构现象,这种异构体叫做对映异构体,这类化合物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手性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存在着手性环境,同时也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且只含有效对映体或者以有效对映体为主。在多数情况下,药物的一对对映体在生物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和毒性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基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手性药物的拆分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高效手性药物拆分和测定研究方法对研究手性药物的体内药动学过程、药理和毒理作用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1]

手性药物的经典拆分方法有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和动力学拆分法等,但随着手性药物分析研究慢慢成为现代分离技术的重要领域,现代色谱分离分析技术对于手性药物分离表现出的优越性日渐突出。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HPCE)、超临界流体色谱(SFC)等[2]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又称为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是以高压直流电源为驱动力,以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多个组分之间的淌度(即溶质在单位时间间隔内和单位电场下移动的距离)或者分配系数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目的[3]。该技术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色谱后的一大进展,有高效、快速、微量、简便、适用于药物生物大分子医学领域等优势特点。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有两种基本策略以实现手性分离,一是手性消除,二是构建手性分离环境。手性消除是使对映异构体与纯的手性选择剂进行定量反应,通过共价键生成较稳定的非对映体衍生物,从而利用普通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和分离。构建手性环境是在分析过程中将手性试剂引入CE的分离通道中以实现手性分离,一般有三种方法:①使用手性添加剂;②使用手性填充毛细管;③使用手性涂层毛细管。其中手性填充法和手性涂层毛细管法需要特别的制作技术,推广性和重现性较差。手性添加剂法只需向电泳缓冲液中加入合适的手性选择剂,使对映异构体与手性试剂之间形成稳定性差异的非对映异构体复合物,从而实现分离,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并迅速发展[4-5]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通常指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在室温附近或100℃以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由于阴、阳离子体积差异较大,结构不对称,使得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引力小,故使离子液体在室温下能够自由移动而呈液态。离子液体具有可以忽略的蒸气压、不易燃、热稳定性好等性质,用它代替传统有机溶剂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被誉为“绿色溶剂”。除此之外,离子液体还具有良好的导电与导热性、高热稳定性、选择性溶解力,亦可通过调节阴、阳离子组合从而得到具有特定用途的离子液体,故此又被认为是“可设计的溶剂”。正是由于其具备上述特性,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6-7]、电化学[8-9]及分离分析[10-11]等领域应用广泛,是当前研究热点。然而,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还需进一步挖掘离子液体的应用潜力。目前,仅有少数几种手性离子液体运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12],依旧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

本课题拟基于离子液体,构建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新体系。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性能优越的新型离子液体手性选择剂,构建基于传统手性选择剂(多糖、抗生素、环糊精)的手性离子液体协同拆分体系和非手性离子液体修饰拆分体系、手性离子液体配体交换体系及离子液体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拆分体系。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均由理学院分析化学实验室提供,可按进度完成实验。

参考文献:

[1]刘春叶.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5.

[2]程民. 色谱法拆分手性药物在我国的应用. 中国药房, 2011,22(13):1220-12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