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解度PH依赖型药物片剂制备工艺与体外溶出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1 16:50:15

一,课题解决的问题 药物的溶出性, 是片剂的主要质量标准之一。

影响药物溶出的因素有很多,本课题主要探讨片剂的制备工艺对其溶出的影响。

找出合理的制备工艺,提高药物的溶出度是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药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本课题所研究药的溶解性与pH有关,现溶出度方法下产品溶出很快,方法的分辨力可能较差。

故可以研究绘制主药的溶解度-pH曲线,根据原料药的溶解度情况选择适宜的pH溶液作为溶出介质,结合工艺研究考察溶出度方法对不同质量产品的区分能力,提供中试放大样品与原研产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对比研究结果。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一)建立溶出度方法1,确定主药溶解度-pH曲线(测量主药在不同pH值水性缓冲液中,37℃时的溶解度,pH值点设置考虑涵盖pH=pka,pH=pka1,pH=1.0和pH=7.5,另外参考资料,在pH2-4.5之间考虑选择)2,拟定溶出度测定方法 (结合主药溶解度-pH曲线、原研品不同介质溶出情况和溶出度研究数据,筛选出区分能力较强的溶出介质)3,筛选出区分能力较强的溶出介质(按照要求在pH2~4.5之间对比自制样品与原研的溶出行为)4,溶出介质的耐受性( 在新选定的标准介质下进行转速、空白辅料干扰、线性、回收率、溶液稳定性和滤膜吸附研究,考察溶出介质pH小范围内变动对其区分能力的影响)(二)考察生产工艺对溶出的影响1,收集整理出详细的处方工艺研究资料(如果原中试样品溶出行为与原研一致,则仅需进行工艺参数摸索,并在小试研究阶段完成关键工艺步骤及中控指标的初步确立,增加小试样品影响因素试验数据及部分溶出对比数据;如果原中试样品溶出行为与原研不一致,则还需要微调处方。

)2,原料药粒度分布范围筛选 (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粒径分布较合理的原料,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制备样品,结合修改后的溶出度方法考察原料粒径对制剂溶出的影响)3,确定关键工艺步骤、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并建立关键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在小试和小试放大研究中考察粘合剂用量、搅拌剪切速率、混合时间、水分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确立关键工艺步骤、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及中间体的质量控制,并在中试放大研究中进行验证。

)4,关注制剂生产及贮存过程中主药晶型能否保持稳定 (考察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干颗粒、片剂、加速与长期稳定性试验样品的晶型转变情况)5,开展工艺放大研究 (重新提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情况,明确具体的工艺参数和必要的中空指标 根据商业化生产规模,重新拟定中试放大规模(20000片/批))(三)比较中试样品与市售样品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溶出结合主药溶解度-pH曲线,比较中试样品与市售样品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溶出。

筛选出区分能力较强的溶出介质三,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2014年3月04日----3月15日 确定论文选题,并查阅相关文献。

2014年3月16日----3月24日 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