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依据:
白血病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由造血细胞的恶性转化所致的。尽管多年来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其诊断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丞待解决,如一系列的难治性和复发性的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复发等。近年来随着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砷剂(AS2O3)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取得成功,证实了特异性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的方法是可行的。国内外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诱导白血病细胞风化和凋亡在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GL-V9(5-羟基-8-甲氧基-7-(4-(吡咯烷-1-基)丁氧基)-4H-色烯-4-酮)是一种由天然产物汉黄芩素为原料合成的类黄酮衍生物,在抗肿瘤药物的初步筛选试验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肿瘤效果,发现其可能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的能力。具有开发成为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的潜力。本课题以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常规方法为研究手段,探讨GL-V9诱导U937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白血病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二.拟解决的问题:
1.GL-V9对U937细胞生长的影响
通过MTT实验研究汉黄芩素对K562细胞活力的影响。MTT法又称MTT比色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灵敏度高、经济实用,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
应注意的是,MTT法只能用来检测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但不能测定细胞绝对数。在用酶标仪检测结果的时候,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线性,MTT 吸光度最好在0.8-1.2范围内。
2. GL-V9对U937细胞的细胞形态的影响
通过Giemsa染色实验研究GL-V9对U937细胞的细胞形态的影响。Giemsa染色也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适用于多种细胞和染色体染色。其主要用Giemsa染液可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通过Giemsa染色实验观察细胞核型的变化,从而对细胞类型的变化给出一个初步判断。
3.GL-V9作用下,U937细胞是否具有吞噬能力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