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法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文献综述

 2023-01-13 17:49:3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意义: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干躁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主治痈肿、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应用史悠久。金银花有效成分复杂,已鉴别出的就有6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药理成分是挥发油,近年国内外学者通过气质联用已分离出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二十四碳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数十种挥发油,其中鲜花以芳樟醇为主,含量高达14%以上,其余为低沸点的不饱和萜烯类;干花则以棕榈酸为主,占26%以上,芳樟醇含量不到0.4%,系被干燥加工过程所损失。金银花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忍冬苷、葡萄糖苷、乳糖苷、全丝桃苷等。

绿原酸类有机化合物和三萜皂类亦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前者包括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后者至少有十余个结构复杂的三萜皂苷成分。金银花内绿原酸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金银花药用价值的大小。以往报导指出,不同种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同种金银花不同产地绿原酸含量往往也不相同。近年来也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金银花绿原酸的含量产生影响的报导,但目前全国各地对金银花的加工方法很不统一。所以,确立一种有效可行的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很有必要。

目前研究状况:目前国内外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已经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大都是采用HPLC法。此法用于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针对性强,灵敏度高,塔板数高,分离效果好,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方便实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存在的问题:在对金银花的前处理,即对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由于绿原酸受热不稳定,所以采用直接加热提取的方法提取效果不是很好,所测定的含量不是很高,给测定和分析工作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采用超声提取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流动相的选择要恰当,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也要合适,另外还要注意绿原酸受热不稳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少,难以提取和测定等问题。

拟采用的实验方法、步骤、技术路线:本实验采用了常用的HPLC法测定含量,首先对药材浸膏提取方法的选择要合适,主要采用浸渍和超声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对药材进行前处理,能够有效地避免药典中单一长时间超声提取所造成有效成分受热分解,使含量偏低的现象;其次参考药典,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用HPLC法测定。

可行性分析:本实验所采用的HPLC法测定药品的含量,是当前国内外所用的有效常用方法。本试验均按照药典的各项要求进行,所用的各项试剂、仪器都符合标准,所用药品经高效液相检测纯度,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本课题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预计三月份完成对样品的筛选和预试验,四、五月份完成对其提取方法的合适选择和样品的前处理和含量测定,分析各批样品,完成药典规定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