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又名恩氟奎林羧酸,为化学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微黄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味苦,不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甲醇及氰甲烷等有机溶剂,是第一个畜禽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80年代由德国拜耳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为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倍受兽医界重视。
其在预防和治疗畜禽细菌性和霉形体性疾病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1, 2],主要临床应用于治疗牛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沙门氏菌病和乳腺炎[3]。
但恩诺沙星自身的苦味限制了其在药学中的进一步应用。
微囊是近40年来应用于药物的载体,其制备技术称微囊化(microencapsulation)。
微囊化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制备囊膜(membrane wall),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成微囊(microcapsule)[4]。
药物微囊化的目的包括: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及口味;提高药物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使液态药物固态花,便于应用于贮存;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制备缓控释制剂;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将活细胞生物活性物质包裹。
包合物( inclusion compound)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复合物。
这种包合物是由主分子(host molecule)和客分子(guest molecule)组成,主分子是包合材料,具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药物)容纳在内,通常按1:1比例形成分子囊,亦称分子包衣。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