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柴胡是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 L. )植物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草药,具有解热镇痛,利胆保肝的作用。据报道全世界有柴胡属植物约 200 种,我国已报道有 42 种,17 种变种及 7 种变型 我国药典规定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为正品供药用,二者一般习称为北柴胡及南柴胡。我国柴胡资源丰富,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山东等地,南柴胡主要产于湖北、四川、江苏、安徽等地。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实经,有躯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满肋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挥发油及柴胡皂苷, 此外还含有黄酮、多元醇、脂肪酸、多糖等成分,其中柴胡皂苷a为有效的活性成分之一。但目前市场上的柴胡制剂中柴胡皂苷a含量低,通常对复方制剂中的柴胡皂苷采用薄层色谱定性,定量的报道较少见。提取工艺是决定制剂中柴胡皂苷a含量的关键。目前,加水煎煮仍是柴胡制剂的传统提取工艺。
柴胡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柴胡的提取物或主要化学部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以柴胡皂苷为主。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不仅具有镇痛、解热、镇咳、抗炎、抗病原体、抗溃疡等作用,还具有保肝、调节免疫的功能,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分离、分析手段的广泛使用,对柴胡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13年2月15日----3月8日 确定选题,查阅文献
2013年3月8日 ----3月19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13年3月19日----3月24日 上传开题报告
2013年5月15日前 完成论文二稿
2013年5月30日前 提交正式毕业设计以及相关成果,并进行论文答辩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