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目的:在现如今国内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新模式如何发挥作用,是否能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否能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这种医疗模式推广究竟难在何处?这种医疗模式能否在全社会进行复制,它的弊端又在哪里?完善该模式的关键在哪里?本课题将分析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对国内医疗保险制度对此项模式推广的保障能力做一个整理评估,最后综合分析,总结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模式的社会意义。 研究手段: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文献与资料,整合个人观点,并将其汇总成论文。 文献综述: 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新模式理论综述 1.1改革医疗模式的背景 1.1.1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保险给国家带来的严重财政压力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当今世界,日本和德国都拥有较其他国家而言更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险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以及教训。[1]我们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国的体系特点,总结共同的优势得出我们应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制定合理的医疗保障水平,尽快完善医疗保障各体系,保证政府、法律、社会社会各个部门作用的发挥,以尽快形成一个多层次、相互协调的医疗保障体系。 1.1.2先看病后付费是医疗改革必行的一步 在当今社会,不断地发生某些无良的医院以没钱为理由拒绝治疗,使病患会因此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而被活活耗死。如此恶性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事件虽不致生命威胁,但仍然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正是因为医院习惯了拒绝无钱治疗,才会在明明知道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仍继续采用这种态度,拒绝次数多了偶尔碰上一两个突然死亡的也不足为怪。先看病后付费是医疗改革必行的一步,能保证治病救人为本的医院职能得以发挥,避免发生无钱无命的悲剧。先看病后付费意味着可将金钱置于再解决的状态,比如逐步发展未来医疗保险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让保险、基金、慈善在个人无法支付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全民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1.2医疗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1.2.1先看病后付费全面推广存在困难[2] 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试点,在2013 年又一次被写入卫生部年度工作要点。那么,先 看病后付费究竟何时才能全面实现?虽然在此医疗新模式提出之初叫好声一片,但真正做到全面推广短期内是不可能的。最大的阻力来自医疗机构对患者恶意欠费逃费的担心,尽管现在医疗报销的比例提高,但针对现在三种医保统筹层次、筹资水平不同,保障力度不一。从实际 报销比例来看,医院垫付资金风险仍较大。国家公共医疗投入缺位、大医院推行难度大等问题使得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只能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3],鼓励各地逐步探索经验,逐步推广,不能搞一刀切。 1.2.2先看病后付费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先看病、后付费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救助模式,对解决贫困对象有病不敢看、看不起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这种新模式能够顺利推广,同时得到医患双方的共同认可,我们必须要推行统筹范围内的医保即时结付,即意味着患者出院时只需要支付自费部分,而对异地结算问题方面,国家应该在基本方面有个统一的基本水平,方便以后推行异地结算,超过基本水平以上的,可做成补充医保,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跨区结付。同时做好各项配套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做好患者的个人征信系统的配套工作。包括医保卡、身份证、驾驶证等个人信息的联网查询。而针对治病出院后不结账、病没治好就不付费的情况也要有必要的措施。 1.3对医疗新模式前景的展望 1.3.1目前国内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分析[4] 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城镇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制度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增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共济和保障能力放在首位,医疗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本身就是对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的一个有力支撑。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规范化的管理[5],合理控制结余,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并建立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大大提高了制度的保障能力。相关部门重点加大了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力度,建立和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总之,我国目前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地提升,这对于推广先看病后付费新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3.2 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模式的意义 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新模式的提出,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有着重大意义,在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降低百姓住院费用、改善医患关系等方面都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这种模式实现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保证医疗服务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效率,标志着公立医院转变服务理念,体现着公益性本质的回归。[7]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所在教研室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填写说明
1.指导教师意见填写对文献综述的评语,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论文结果的预测;
2.所在教研室审查意见包括对指导教师意见的认定和是否同意开题等。
[1] 陈德君,罗元文.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2(3):52-58.
李洪珍,庄雅稚.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介评[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4):159-161.
[2]先诊疗后结算首站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面实行[J].北京大学新闻网,2010(5).
[3]李欣.山东济宁试点先治病后付费住院不需交押金.中国广播网[J].2011(11).
[4]文姚丽.我国医疗保障中政府责任研究综述[J].卫生软科学.2009(4)
[5]戴力辉,赵亮,姚园,等.对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若干认识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0,36(3):10-12.
[6]陶红兵,梁婧,梁铭会,等.我国不同地区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2):804-808.
[7]霍添琪,靳峰,韩杰.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现状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1,15(2):2-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