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20 23:01:00

开题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生物医药作为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国内外已引起高度关注并且围绕八大战略新兴产业的专利争夺日趋激烈。依托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和医药龙头企业集聚优势,江苏省正在努力打造成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平台体系最全、企业研发能力最强、产业发展质态最优的产业创新高地,而专利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实力。发明专利是生物医药研究成果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发明专利进行定量分析、总结规律、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提升该领域科技创新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对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高度依赖性。专利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生物医药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专利是评估生物医药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在生物医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窗口期,国内领军省市竞争态势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江苏省如果想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就需要与专利技术有机融合,做好顶层设计,凸显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内各集聚区协同联动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强化领军地位。

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过一系列的转折与起伏才有了如今的成就,通过专利分析不仅有利于生物医药的独创性,而且可以在专利期限内提供特殊保护。本文旨在借助智慧芽数据库研究江苏生物医药专利的总体发展态势、地区分布、IPC 技术构成和专利高产机构,同时基于技术领域的专利组合,重点分析了江苏生物医药企业专利申请情况及地区分布,为江苏省制定更加合理的技术发展对策提供专利视角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80年代开始发展,在1993年取得了第一个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国逐步形成了长、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3个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到“十三五”国家已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也是医药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子行业之一。[1]

随着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整个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医药行业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江苏省作为传统医药大省在2018年医药制药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接近5 000亿,位居全国第一,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3个百分点。[2] 基于药物研发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药品领域往往视专利保护为其生命线,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生物医药领域丰硕科研成果的保护和利用变得异常重要。[3]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程跃 (2010)[4] 在文章中界定了生物医药专利的范围;吴陆生( 2018)[5] 通过对专利进行并使用统计数量类、质量类、价值类指标综合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程佳慧 (2019)[6] 从专利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性这个方面分析了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可持续性,阐明了生物医药产业是注重药品的突破性、独创性、新颖性,而发明专利更有益于产业持续发展;刘畅 (2012)[7] 从统计专利数据角度出发,分析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技术发展重点和热点,为产业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曹丽荣 (2010) [8] 从专利申请主体、客体、年份、专利申请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授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生物医药技术需要产学研间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企业与科研高校之间的合作;傅俊英 (2012) [9] 从专利生命周期、专利权人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生物医药专利的整体产出情况、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机构的专利战略布局情况;夏太寿 (2016)[10] 从专利的总体发展态势、地区分布、IPC 技术构成和专利高产机构,基于技术领域的专利组合分析了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黄沛琳 (2017)[11] 基于专利数据库,在SWOT结构化分析框架下,探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帮助决策者确定生存和发展战略的决策分析方法;余景亮 ( 2015)[12] 分析了当前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分析,由于专利技术对于生物医药产业重要性和可代表性,故本文将从专利数据出发对江苏生物医药专利的总体发展态势、地区分布、IPC 技术构成和专利高产机构,同时基于技术领域的专利组合,重点分析了江苏生物医药企业专利申请情况及地区分布,为江苏省制定更加合理的技术发展对策提供专利视角的参考。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