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哌喹有关物质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29 21:18:44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目的和意义)

1.磷酸哌喹光破坏有关物质HPLC研究

近年来,磷酸哌喹与双氢青蒿素制成的复方制剂如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等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磷酸哌喹属于对光不稳定的物质,存放期间易发生氧化和聚合反应,含量降低,杂质增加,色泽变深。磷酸哌喹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品种,但质量标准中并未对有关物质进行控制,仅对其含量测定规定采用非水滴定法.即将药物溶解、碱化、加三氯甲烷提取,三氯甲烷液浓缩后用高氯酸进行非水滴定。该法操作步骤较多,分析耗时较长,使用的三氯甲烷对人有一定毒害作用。因此后来对于含量测定的研究大多改进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基于HPLC方法可以直接分析不挥发性化合物、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和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糖、多聚物等),分析范围广,而且不需衍生化步骤的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卫生环保,分离分析能力强的特点,研究者们也多采用HPLC法对磷酸哌喹有关物质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1]中,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哌喹中的有关物质,考察磷酸哌喹对光的稳定性。采用AgilentC18柱,以0.04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三乙胺(90∶10∶0.2,用磷酸调节pH至2.5)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5℃,结果显示磷酸哌喹有关物质含量为0.21%~0.39%,强光照射10d后有明显增加。结果表明本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适用于磷酸哌喹的质量控制。色谱图如下:

参考文献[2]中,采用WatersAlliance2690,2487UV检测器对样品进行分析.C18色谱柱,以A:0.02M磷酸氢钠,三乙胺0.1%(用磷酸调节pH为7),B: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7mL/min,进样体积为20uL,检测波长为320nm,柱温恒为40C.结果显示,检测到四种有关物质,分别的保留时间为0.20,0.85,0.9以及1.10并符合相关规定.

2.磷酸哌喹有关物质LC/MS/MS研究

参考文献[2]中,采用离子阱质谱仪,源电压保持在3.0千伏,毛细管温度在250C.氮气作为鞘和辅助气体,扫描范围为质荷比在150到500之间的粒子.色谱柱为C18柱,采用A:0.01M醋酸铵(用氢氧化铵调节pH为7),B:乙腈组成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7mL/min.结果如下图所示:(左图为一级解离,右图为二级解离)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