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系统(RAs)在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开发的药物,临床使用的主要有两大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普利类)和非肤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沙坦类)。虽然沙坦类具有相对优良的降压效果,但是我国的沙坦类降压药销售额上远远小于普利类降压药,而且普利类药物在全球500种最畅销药物排名榜上仍有12个品种上榜,表明了普利类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临床上联合用药的需求也保证了普利类药物的市场潜力。以普利类药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经长期临床应用,充分证实了ACE抑制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福辛普利属于膦酰基类ACE抑制剂。福辛普利在疗效方面,比卡托普利和赖诺普利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延长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进而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肝肾双通道代偿性排泄的优点,体内很少蓄积,很少发生临床不良反应。本文着重介绍福辛普利( 钠) 和关键中间体( 反)-4-环己基-L-脯氨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并对部分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及工业应用前景加以评述。
图1:福辛普利
二、研究手段
福辛普利:第三代ACE抑制剂的代表药物'
化学名:(4S)-4-环己基-1-[(R)-[(1S)-2-甲基-1-(1-丙酰氧基)丙氧基](4-苯基丁基)氧膦基]乙酰基]-L-脯氨酸
英文名:(4S)4-eyelohexy-l-[[(R)-[(1S)2-methyl-l-(1-oxopropoxy)propoxy]-
(4-phenyl-butyl)PhosPhiny]acetyl]-L-Proline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