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微球凝胶抑菌和促成骨分化初步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3 22:20:56

一、研究的问题 有研究提出黄连素可以有效抑制口腔致病菌的生长,且具有促进成骨分化的能力,在口腔医学临床应用上,可以作为牙周炎协同治疗,治疗牙周细菌感染,且促进牙槽骨生长的理想药物。

然而,牙周炎临床治疗周期较长,普通剂型具有给药频繁,患者顺应性差的缺点,设计一种能够长效释药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尤为重要。

本课题以一种温敏、自愈型凝胶为载体,以游离黄连素和黄连素载药微球为药物介质,制备了一种长效凝胶制剂,并初步研究了制剂对口腔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成骨分化作用。

二、文献综述1.研究背景牙周病包括多种影响牙齿支撑结构的炎症,可导致牙齿脱落,并导致全身炎症。

牙周病始于齿龈炎,主要是由牙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及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引起的牙龈局部炎症,未经治疗的齿龈炎会逐步发展为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损害牙龈及牙周膜的组织完整性,同时造成牙槽骨吸收,破坏骨组织结构[1],导致患者牙齿失去支撑,引起牙齿脱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连素(Berberine,BBR)又称小檗碱,是一种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存在于毛莨科(Coptis chinensis)的黄连、黄柏、三颗针等多种植物物种中,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清火、消炎、杀菌等作用[2],临床上用于治疗痢疾、腹泻、口腔炎、肝炎等多种疾病已有数百年历史[3],BBR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活性,价格便宜,且在常规剂量下几乎没有副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可以强烈抑制Pg、Fn等多种口腔致病菌的生长,黄连素在牙周感染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

此外,黄连素可以逆转Pg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成骨相关基因的下调,降低其对成骨分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还能够直接促进BMSC的成骨分化[5]。

黄连素在口腔医学临床应用上,可以作为牙周炎协同治疗,拔牙手术后预防牙槽窝细菌感染并促进牙槽骨生长的理想药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