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类普鲁士蓝化合物作为一种潜在的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可调控的组成和形貌、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储钾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类普鲁士蓝材料的结构特点、储钾机理以及钾离子电池的优势和挑战。
随后,综述了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法等,并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接着,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在储钾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组成和形貌调控、碳材料复合、导电聚合物包覆等改性策略对材料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等的影响。
最后,对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深入研究其储钾机理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钾离子电池;储钾性能;改性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型储能系统成为当务之急[1]。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2]。
然而,锂资源的稀缺和分布不均,以及锂离子电池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