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离子液体为共聚单体的贻贝仿生膜改性与分离应用文献综述

 2023-03-25 18:20:15

聚多巴胺改性贻贝仿生膜现状研究

摘要: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膜等膜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易加工性被广泛应用在膜分离技术研究中。对于微滤膜而言,由于其自身所带的疏水性,在膜分离过程中容易通过疏水作用吸引污垢附着在膜表面进而堵塞膜孔,大大减小水通量。同时,供料溶液中的两亲分子会通过降低表面张力使截留率显著下降。因此聚合物膜很难在水通量和截留率之间做到最优化,这种“水通量/截留率权衡”现象限制了聚合物膜在膜分离领域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在对膜进行表面修饰改性,增加亲水涂层可以有效提高膜的使用性能,而多巴胺在弱碱性环境中可以发生自聚合反应,利用这一性质在膜表面引入胺基官能团可以有效提升膜表面的亲水性能。本文综述了在一定条件下聚多巴胺与其他有机物质在贻贝仿生膜表面共沉积以提高膜材料使用性能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聚多巴胺;两面神膜;表面改性;涂层

一、文献综述

(1)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膜分离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膜分离技术是以分离膜为核心,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物质的一门新兴技术。根据膜孔径的大小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等。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的优点从实验室转变到大规模工业应用上,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工业、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高分子膜材料技术是适应当代新产业发展的一项高技术,被公认为20ensp;世纪末至21ensp;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目前已普遍用于污水处理、医药、农业、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

然而,对于纳滤薄膜来说,大多数纳滤薄膜都是复合薄膜,且要求薄膜表层具有一定成都的致密性。在其制备过程中,纳滤薄膜的传统制备方法主要是界面聚合,但在这一聚合中反应复杂,具有难以调控反应的聚合程度的缺点,在这一制备方法下植被的薄膜表层和超滤基材之间还有着较差的粘合强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