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5日云南省普洱市大暴雨过程及其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关系文献综述

 2024-07-29 15:41:20
摘要

2018年8月3-5日,云南省普洱市出现了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此次暴雨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引起了气象学界的广泛关注。

大气季节内振荡(MJO)作为热带地区最显著的季节内变率信号,对全球天气气候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MJO活动能够通过调控大气环流形势、水汽输送和对流不稳定等因素,对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产生显著影响。

本研究利用地面观测站资料、FY-2G静止卫星云图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WRF数值模式,分析了此次普洱市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背景、水汽条件以及MJO的特征,并探讨了MJO对此次暴雨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和南海夏季风共同影响造成的,同时MJO处于活跃位相,对水汽输送和对流系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普洱市;大暴雨;大气季节内振荡;水汽输送;数值模拟

第一章相关概念解释

本章将对与本次研究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以期为后续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1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Oscillation,MJO)是指发生在热带地区,周期为30-60天的,大气环流和对流活动的quasi-periodic振荡现象。

它表现为一个向东传播的对流系统,伴随着大范围的风场、云量和降水的变化,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