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4年中国东北各季节平均气温时空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2024-09-09 10:37:44
摘要

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其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1961-2014年东北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各季节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

结果表明,近54年来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27℃/10a,且冬季增温速率最快。

空间上,气温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北部和西部地区增温幅度较大。

此外,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本研究可为东北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东北地区;平均气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突变分析

一、相关概念

1.平均气温:通常指某一时间段内(如日、月、季、年)所有瞬时气温观测值的平均值,是表征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2.时空变化:指地理要素或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包括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趋势分析:用于识别时间序列数据中是否存在长期变化趋势的统计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