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究城市景观空间构型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联机制,对于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构建宜居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景观空间构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景观格局优化与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景观空间构型,景观格局指数,热环境,缓解策略
##1.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区域相对于周围郊区温度明显升高的现象,如同岛屿一样,城市区域的温度较高,而周围郊区的温度较低。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工建筑、道路、车辆等取代了自然植被、水体等,改变了地表覆盖类型和城市下垫面性质,导致城市区域的热量平衡被打破,城市区域吸收和储存的热量远远超过了其释放的热量,从而导致城市温度升高。
##1.2景观空间构型景观空间构型是指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形状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空间构型可以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来定量描述,常用的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斑块面积、形状指数、分维度指数等。
景观空间构型影响着城市内部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水分交换,进而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二、研究概况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