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正日益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
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山东省的夏玉米生产对高温胁迫尤为敏感。
本研究综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对作物产量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作物模型和适应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高温对山东省夏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保障山东省乃至中国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温胁迫;夏玉米;产量影响;山东省
1.1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变化,通常指发生在几十年到数百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包括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被认为是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1]。
1.2高温胁迫
高温胁迫是指环境温度超过植物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上限,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高温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膜损伤、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增强、养分吸收和转运失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2]。
1.3夏玉米
夏玉米是指在春季播种,夏季生长,秋季收获的玉米。
在中国,夏玉米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