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19 08:51:47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电信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经济犯罪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

尤其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危及群众的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此类犯罪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强大的关联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具有隐蔽性强、参与人员多等特点。

此种犯罪中,各犯罪行为人之间可仅通过网络联系以减少现实中的接触乃至不接触,其犯罪成本相较于传统犯罪模式更加低廉。

另外,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团伙作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团队作案,参与人员众多,细化环节,明确分工,这些特点使司法机关在认定共犯以及明确各犯罪人责任承担方面存在争议与困难。

近年来为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规则:2016年、2021年两高一部陆续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以及《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还曾发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指导案例。

但由于此种犯罪案情复杂,个案之间差异大,加之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多样化、不断翻新,各地司法实践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罪行法定原则的适用与共犯责任的认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故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初起于我国台湾地区,诈骗者初以刮刮乐、六合彩等形式进行诈骗活动,之后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逐步演进成为一种新型诈骗类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