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行政组织是公共权利行使的重要主体,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在当今社会依然是社会关注的重要主体,对国家、社会、个人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现阶段互联网快速发展,截止到2021年,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我们不可逆转的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的迅速渗透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对政府提出了重大挑战。
当前仍然是我国行政组织转型的重要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正在发生转变,各种利益冲突、非利益冲突和矛盾也愈加尖锐,在要求政府加速转型,切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行政人员在执行政务的过程中的行政失范现象也时有发生,而行政失范现象无疑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有着及其消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行政人员网络时代行政伦理失范表现的研究并探寻其治理方式对网络时代下政府转型举措以及行政执行方式方法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如下: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由于利益的冲突以及众多诱惑,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也不断发生,对政府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一批有关行政伦理失范的研究也随之展开。
国内学者对行政伦理失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一)行政伦理失范概念界定燕丽芳,贺雅妮(2018)提出:行政组织作为公共权利行使的重要主体, 其价值取向就是 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行使职权,这就涉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行政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如信息公开、公平公正、为人民服务、发展科学化等;同时行政行为还必须受到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这四项规范的公共伦理约束。
行政行为的失范就是特指行政组织在运行行政权力时枉顾公共伦理的规范和原则, 没有客观履行职责、借助于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并损害公共利益的表现。
(二)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相关研究行政伦理失范表现的众多研究之中,基于不同的具体实例,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也多种多样。
燕丽芳,贺雅妮(2018)通过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以及何某某、梁某某诉某县人民政府卫生局行政强制措施及行政赔偿案 一案,阐述了行政伦理失范的两个表现:信息公开流于形式;行政行为违反程序正当性。
信息公布避重就轻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这一切行为都导致了行政组织信息公开流于形式的局面,是为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