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运行困境及对策建议——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3-06-05 09:46:42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日益恶化,资源利用面临紧张的态势,为了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关于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实行垃圾分类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愈发密切。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每天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数量是难以估量的,我国政府部门很早就意识到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因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建设部就已经选取了部分大城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

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一路走来,经历了最初的起始阶段,再到本世纪初的探索阶段,以及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和垃圾产量增加问题之下,我国也逐渐摸索出了许多合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措施,来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减少垃圾产量堆积,优化严峻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当前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务必关注此问题,加强对政策信息传播主体的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意识的宣传教育。

因此,我将在论文中先阐述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运行的一些困境,再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方面问题的对策,以此来引导政府职能部门、居民、社会组织多方通力合作,多元参与,实现垃圾分类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可以说,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情况不容乐观。

从源头上来说,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其极其复杂的处理流程,不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还需要城市居民的通力配合与大力支持才能完成对垃圾分类的管理。

而由于相关部门多年以来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知之甚少,一旦长期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改变。

从主观上说,由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多样性,居民很难准确识别生活垃圾的分类属性,从而导致错误投放或者随意投放,进而影响后期的垃圾回收与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