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灾害事件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应对研究 ——以“10·10”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为例文献综述

 2023-06-05 09:46:45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持续飞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27日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1.6%,较全球平均65.6%的互联网普及率高出了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型传播平台的强势崛起,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平台取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演变成了民众获取信息及表达民意的主阵地,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已然来临。

自我国步入发展转型期以来,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使得社会突发事件频发。

当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想法意见时,网络舆情便应运而生。

现实中,如果地方政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公众更有可能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不足或不作为,从而危害政府公信力,甚至导致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增加地方政府的治理难度。

天津港812爆炸滴滴顺风车事件红黄蓝幼儿园等均是如此。

因此,如何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特点及发展、认识当前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问题、及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升自身治理能力,是地方政府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借鉴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优秀经验,以及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结合1010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舆情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提供资料和理论指导,从而可以有限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降低政府治理难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从现实上来说,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