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评分对电影票房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11-25 09:24:05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影评分,或者叫做电影的网络口碑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现在已经是一个很热门的研究了。

在外国,尤其是美国,由于好莱坞电影发展的早而且快,所以电影评分网站也出现的很早,其中最为知名的电影评分网站—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在1990年就已经创立了,到现在,它对一部电影的评分对于这部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几乎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因为电影评分网站也是近几年才在中国开始兴起的。以国内最知名的电影评分网站—豆瓣为例,豆瓣创立于2005年,不过在创立前期,它的用户群是非常少的,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直到2012年,豆瓣的月覆盖用户达到了一个亿的时候,中国电影评分网站才算真正的兴起了,这也标志着在中国,电影评分也成为了影响电影票房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0年,是我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我国的电影总票房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因此我国关于电影评分,电影网络口碑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的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从2010年开始的,在2010年以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的少见。比如在2011年3月周才庶发表在当代电影期刊上的一篇文章—《电影票房与网络评分的关联性分析——以2010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为例》,在这篇文章里,作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筹分析,研究了2010年一年中的电影的票房和电影评分的联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电影评分对电影票房有影响,但不显著。再比如2011年的徐燕燕的《中国电影网络口碑研究》中,作者同样通过对2010年多部电影的评分和票房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关系并不显著的结论。此外,张玉松、张鑫的《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分析》和聂鸿迪的《中国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用2000~2007年在大陆上映的进口电影票房数据和2011-2014在国内公开上映的200部电影的相关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在影响电影票房的诸多因素中,电影评分只是一个比较小的影响因素。

那么,电影网络评分和电影票房的关系真的很小吗?这在当时可能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但网络的发展是飞快的,电影市场的发展也是飞快的,因此电影评分与电影票房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的。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很少有先上网看电影评分的,基本都是到了影院再选择看哪部电影。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看之前先上电影评分网站看最近有什么高分电影值得一看,而那些评分很低的烂片,是很容易会被观众抛弃的,电影的评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的选择。

在今年,也就是2017年,凌燕发表在电影评介期刊上的《当下国产电影舆论生态——以豆瓣评分时间为例》一文中写到:“乐视、阿里、万达三大巨头巨资投入的影片《长城》和《摆渡人》《铁道飞虎》都陷入低评分困扰,12 月27日,《中国电影报》、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和央视电影频道三家媒体先后对包括豆瓣评分、猫眼专评分在内的电影评价体系进行了批评,认为评分中存在恶意刷分、对国产影片的差评过多,导致票房未达预期、市场机制失灵”。且不管这些批评是否合理,但这些“巨头”集体发声批判电影评分网站影响电影票房,足以证明电影评分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已经很显著了。这篇文章中还提到:“根据2016年《消费者报道》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3%的消费者会在观影前参考影片评分;超过96%的消费者表示观影意愿会受到评分高低的影响”。

同样在2017年发表在电影评介上,李晋的《基于网络评分的电影市场态势分析》一文中,他分析了所有2011年至今的电影评分和票房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作为推介形式存在的网络电影评分,正在对电影的营销传播方式产生影响,伴随着电影推介、电影评价权力转移到观众手中,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将对电影的票房也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短短几年,电影评分与电影票房的关系已经从不大到不可忽视了,可见电影评分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了。

诚然能够影响到电影票房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电影评分,或者叫电影网络口碑,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关于其究竟影响有多大,在众多因素中占何种比例,以及如何影响,正是我需要去深入研究分析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