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配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05 21:12:54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飞快的发展,但是目前来看依旧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布局不够完善等问题。

健康公平权应该是每个人均应享有的权利,人们对于健康指标的日益重视,对我国医疗和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从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选取省份进行对比,分析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加强人们对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重视,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供研究支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失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关于近年来改革的成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检验。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看历史的文献资料,找出评价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和居民健康状况的度量指标,并进行变量选取。

2、统计分析法:运用泰尔指数实证分析我国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在Grossman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居民健康指标回归模型,进一步建立我国居民健康与医疗资源配置状况度量指标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对我国居民健康差异的影响。

3、总结归纳法:讨论医疗资源配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公民平等享有健康权。

三、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采用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和医疗费用总支出作为反映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状况的指标,分析我国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采用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作为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居民健康现状差异。

(二)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各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对居民健康差异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