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2014年年底,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达582亿元(不包括保健品),预计2015年,儿科药品将超过600亿元。而另一数据显示,儿童患者占我国总患病人口的20%,儿童药占我国整个医药市场的10%,20%的人口只有2%的药物可供使用,这两个数据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暴露出我国儿童用药供给与需求严重的失衡。2016年1月1日起二孩政策的实施,每年带来100万至200万新生儿,2018年新生儿数量有望超2000万,这个数字将直接刺激儿童药品市场需求的大幅攀升,因此鼓励儿童药品的研发是大势所趋。儿童用药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包括儿童专用药品的品种少、适宜的剂型、规格缺乏;儿科临床用药信息缺乏;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困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缺少儿童适用的药品剂型规格,以及缺乏儿童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引导企业生产研发儿童药品是目前的首要工作,制定并完善的儿童药品激励政策,将是提高我国儿童药品供给、保障儿童药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前期的文献查阅了解到美国和欧盟在相关激励政策上相对完备且有借鉴意义,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探究欧美已有的儿童药品激励政策,结合国情,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儿童药品激励政策的缺陷,为我国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研究手段
1.文献调查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对美国、欧盟、中国儿童药品激励政策进行系统的归纳 和分析。
2.访谈法:联系已纳入儿童药优先审评目录的药企,探讨儿童药优先审评政策实施绩效。
3.比较分析法:比较三个国家的国情,在儿童药研发上遇到的问题,分析出适合我国的儿童药品激励政策。
4.总结归纳法:总结相关学者的看法和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三、文献综述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