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对医药流通领域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12-24 16:32:30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问题

药品从生产企业卖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卖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即为“两票制”[1]。2016年新医改提出“两票制”政策后,2017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将其规范完善[2]。为此我国开始实行两票制,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对医药供应链各相关利益方皆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两票制”的相关政策对药品流通供应链上的各利益相关者造成的影响,为两票制的运行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过去二十年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可也出现了若干问题。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2009 年国内药品出厂价格的调查[3],我国药品市场流通平均差价率已达到215%,远超国家规定的30%[4]。据众多学者分析,此现象主要源于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5]。所谓“以药养医”,即允许医疗机构以不超过15%的利润价格出售药品,由此赚取差价,弥补医疗机构的服务支出与损耗[6]。部分医疗机构为了弥补收不抵支的经营状况,选择用药品收入作为弥补医疗服务亏损的主要渠道,造成药品价格过高。因此,探索如何破除“以药养医”模式就成为医药卫生行业改革的重点[7]

由于长期的以药养医,公立医院垄断药品购销等体制文体,我国药品行业呈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行业秩序混乱等问题[8]

为了净化流通环节,降低药价,我国于2016年提出两票制,并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 试行) 的通知》进一步将两票制规范完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卖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卖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我国传统的产业链模式主要是医药生产企业将药品以低价批发给各级代理商,各级代理商将药品交由在医疗终端开户的企业进行配送,其间各个环节获取各自利益,层层加价,期间会开多次发票,遂称“多票制”[9]。至今,两票制实施已有两年多了,对于对药品流通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皆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这其中又以医药流通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医药流通企业是提供药品的流通或者配送服务,以药品出厂价格和最终市场价格间的差额赚取利润的医药中间商,其中按规模分为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和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在两票制[10-12]。在这两年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提升了行业的集中度,打击了走票现象,有助于相关部门对药价虚高现象进行谈判和解决,另一方面,销售成本的增加和资金压力将削弱位于供应链上游的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同时这对于流通企业的资金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13]-[14]

本文旨在对两票制对医药流通领域内各利益体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提供可行性策略。

三、文献综述

一、两票制改革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