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制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药物创新性不足,与国外相比还是差得很远。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 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药品获批上市,其中获批的新药数量约占总数的20%~30%, 这些获批新药的申请者不少是国外企业, 在国内企业申报的新药当中, 真正具有中国创新意义的产品很少。因此,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创新药物研究激励政策体系,但相关制度尚待调整和完善(谢辉[1[1]])。
1.1与日本药物研发现状对比
日本与我国同为亚洲国家,人种和疾病谱极为相似,但日本是全球医药强国,各类药品生产技术处于世界前列,2015年日本医药市场规模达971亿美元。日本的新药研发能力已成为全球第3 位,仅次于美国和欧洲。温玉琴[2]在通过简要分析日本创新药物研发各项激励政策, 苏陆[3]采用个案剖析的方法,深入探讨激励政策对创新药物研发的激励机制及实施绩效,为完善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激励政策提供借鉴并提出建议。本文以日本重大创新药物依达拉奉为实证研究对象来探讨日本新药研发政策。
通过比较我国与日本创新药物研发政策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并分析其深层次政策原因。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指标上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仍处于明显劣势 ,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存在的比较优势, 并且一些比较劣势指标正在逐步改善。
1.2日本药物创新环境
学者丁锦希[4]基于日本政府在“生物技术产业”立国的战略背景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日本创新药物研发政策,从知识产权政策,药物规制政策,税收金融政策三个大方面讨论日本创新药物依达拉奉,分析了日本创新药物的研发模式和成功经验,并指出新药研发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风险及资金需求,采用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按照学者赵频[5]对创新药物研发路径的分析探讨日本药物研发政策。
2.日本新药研发政策
2.1知识产权政策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