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白音他拉镇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14 21:00:08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及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的现象,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是应对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是满足广大农民的期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卫生体制保障改革具有重大影响。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现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在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本文在把握我国新农合实施总体现状的基础上,以内蒙古白音他拉镇为调研对象,通过实证研究,量化分析现行新农合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农合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保证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核心研究目标是,深入调研内蒙古白音他拉镇新农合实施现状,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系统性绩效评价,并实地调研卫生院,分析实施新农合前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剖析存在问题,从而为完善当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为更好的完成上述研究任务,本课题将上述研究目标分解为三个子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